地址:武漢市長江日報路77號投資大廈
郵箱:mail@whfhg.com
8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召開2023年下半年工作會議。會議要求,深刻領會中央關于經濟形勢的科學判斷,進一步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切實抓好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精準有力實施宏觀調控,加強逆周期調節和政策儲備,扎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其中,“精準有力實施宏觀調控,加強逆周期調節和政策儲備”的表述,與7月2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保持一致。在下半年貨幣政策取向方面,會議要求,“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發揮總量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作用,大力支持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和中小微企業發展,著力增強新增長動能”,也與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一脈相承。
在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看來,下半年,我國貨幣政策將繼續堅持穩健基調,不搞“大水漫灌”,保障物價與匯率的基本穩定,兼顧短期與中長期、內外部均衡,為國內需求恢復提供良好穩定的金融環境。一方面將繼續保持貨幣總量的穩定增長,支持銀行繼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另一方面要找準發力方向,強化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大力支持科技創新、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
“當前,貨幣政策工具箱中仍有豐富的工具可使用。”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葉銀丹表示,下半年,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發力,綜合運用多種工具,保持信貸持續增長,流動性合理充裕,加大對實體經濟薄弱環節、重點新興領域的支持力度,持續為支持實體經濟運行提供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貨幣政策繼續堅持穩健基調
今年以來,貨幣政策堅持穩健取向,綜合運用降準、中期借貸便利(MLF)、再貸款再貼現、公開市場操作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投放流動性,實現了較好的調控效果,有力支持了經濟發展恢復向好。
上半年,人民銀行降準0.2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流動性,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切實服務實體經濟。上半年,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15.7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02萬億元。6月末,廣義貨幣(M2)供應量、社會融資規模存量、人民幣各項貸款分別同比增長11.3%、9.0%和11.3%。通過上述數據可以看出,上半年貨幣投放總量充足,保持了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質效進一步提升。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充分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延續實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和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持續加大對普惠金融、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基礎設施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對于實施期已經結束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日前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存量余額還將繼續發揮政策效果,確保銀行體系對相關領域的支持力度不減弱,必要時還可再創設新的政策工具。
在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看來,考慮到目前經濟已進入修復階段,且修復過程中結構性問題有所凸顯,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定向支持作用將更為明顯,后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將有望擴容增新,以更好支持實體經濟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從利率來看,上半年,人民銀行持續完善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優化央行政策利率體系,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效能和指導作用,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下降10個基點。目前來看,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穩中有降。上半年,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96%,比上年同期低25個基點;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18%,比上年同期低107個基點。本次人民銀行、外匯局2023年下半年工作會議要求,繼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促進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居民信貸利率穩中有降。
加大對民營經濟等重點領域支持力度
下半年,經濟運行對全年經濟目標的實現至關重要,是確保經濟穩步向上的關鍵期。中國銀行研究院日前發布的《2023年三季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建議,貨幣政策要持續發力,引導金融機構優化信貸安排,確保對工業、基建、制造業等對經濟影響較大行業的信貸支持力度,持續提振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投資和生產信心,挖掘企業資金需求潛力。
其中,民營經濟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本次會議對于民營經濟的發展也有所部署。
會議提出,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切實優化民營企業融資環境。在葉銀丹看來,未來要通過優化信貸門檻、完善資本市場等方式加大民營企業融資支持力度、拓寬其融資渠道。例如,應針對企業不同類型和不同發展階段對資金的不同需求,創新設計多元化金融產品;對于暫時遇到經營困難的企業,但產品有市場、項目有發展前景、技術有市場競爭力的民營企業,銀行要做到不盲目停貸、壓貸、抽貸、斷貸;針對民營企業融資渠道狹窄、融資方式單一的情況,應該適當開放股票市場上市條件,讓他們有機會進行上市融資。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科技創新已經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撐。對此,人民銀行等金融管理部門持續推進市場和制度建設,豐富金融支持工具和方式,引導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的融資支持。
在一系列政策舉措助力下,我國科技型企業貸款保持較快增長,服務質效明顯提升。截至今年6月末,高技術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2.5萬億元,同比增長41.5%,連續3年保持30%以上的較高增速;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2.36萬億元,同比增長25.1%,連續3年保持25%以上的較高增速;全國專精特新企業貸款余額為2.72萬億元,同比增長20.4%,連續3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
本次會議也提到要大力支持科技創新企業發展,著力增強新增長動能。人民銀行副行長張青松近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門將聚焦國家重大科技創新領域、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等重點方面,通過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健全與各類科技型企業融資需求更相適應、業務更可持續的金融服務體系,推動金融資源更多投向實體經濟和創新領域,助力科技強國建設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來源:金融時報)